“办不成事”窗口“事好办”,日常窗口应脸红

2021-05-06 10:06:39 作者: “办不成事”

  据媒体报道,多地都开设了“办不成事”窗口,专办其他窗口“办不了”“不给办”“不好办”的事。相比原来一些部门“门好进,脸好看,事难办”的局面,“办不成事”窗口专办事,值得点赞。但试想一下,如果正常窗口就能把“办不成的事”消灭在自己的窗口内,哪还用得着开设“办不成事”窗口?

  北京市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。新华社记者张漫子摄

  近年来,各地积极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,甚至“一趟不用跑”。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积极作为改进服务,打破部门壁垒,轻易不向群众说不,这些本来就应该是过去一段时间改革的要求和成果。一些地方,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,业务流程“瘦”了,办事窗口少了,效率高了,群众满意度也升了。

  现在,“办不成事”窗口出现,其他日常窗口反而应该脸红。为什么到“办不成事”窗口事就能办,在其他日常窗口却办不了?说到底,一些部门“放管服”改革不彻底,留下了一些难点堵点。比如各部门的数据孤岛没打通,存在隐形壁垒“不好办”、办事人员怕担责“不给办”,或者没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,“事难办”。

  4月20日,在南京市玄武区政务服务中心,一名办事群众在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咨询工作人员。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摄

  解决这些难点堵点,新设“办不成事”窗口,确实是一种“补救”的办法。但归根到底,“办不成事”的根源在正常窗口。如果正常窗口都服务前移,想方设法把问题消灭在自己的手上,哪还需要常设“办不成事”窗口?解铃还须系铃人,建议各地在应急增设“办不成事”新窗口的同时,深入推进既有日常窗口改革进一步深入,刀刃向内,及时监督问责,改进工作作风,实现提质提效。到时候,“办不成事”窗口也就可以“退场”了。

  期盼那一天早日到来!